斜管沉淀池設計與制造注意事項
發(fā)布時間:
2024/01/08 21:22
斜管沉淀池設計與制造注意事項 1.進水面積 水流從水平方向進入沉淀池,進水區(qū)主要包括穿孔墻、狹縫墻和下斜管,使水流在池寬方向均勻分布,其要求和設計布置與水平沉淀池相同。為了使上向流斜管均勻出水,需要在斜管下方保持一定高度的布水區(qū)域,并使進口段水流速度不大于0.02-0.05 m/s?! ?.斜板和斜管的傾斜角度 斜板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稱為傾斜角。傾角A越小,攔截速度u0越小,沉降效果越好。但為了使污泥自動滑下,順利排出污泥,A的值不宜太小。對于上流式斜板和斜管沉淀池,A一般不小于55-60.下流式斜板和斜管沉淀池容易排泥,一般不小于30-.斜板和斜管的形狀和材料 為了充分利用沉淀池有限的容積,斜板和斜管都設計成橫截面密集的幾何圖形,包括正方形、長方形、正六邊形和波紋形。為了安裝方便,通常將幾根或幾百根斜管集成為一個安裝組件,然后將幾個或幾十個這樣的組件放置在沉淀區(qū)。斜板和斜管的材料應輕便、牢固、、廉價。目前廣泛使用的是紙蜂窩和薄塑料板。蜂窩斜管可用浸漬紙制成,用酚醛樹脂固化,一般做成內切圓直徑25毫米的正六邊形。塑料板一般用0.4毫米厚的硬質pvc板熱壓成型?! ?.傾斜板的長度和間距 斜管長度越長,沉降效率越高。但是斜板和斜管太長,制造安裝困難。而且,長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,增加長度對結算效率的提升是有限的。如果長度過短,入口過渡段(入口過渡段是指水在斜管入口端由湍流變?yōu)閷恿鞯哪嵌?的長度比例會增加,有效沉降區(qū)的長度也會相應減少,斜管過渡段的長度約為100-200毫米。根據(jù)經(jīng)驗,上向流斜板的長度一般為0.8-1.0m,不應小于0.5m,下向流約為2.5m,在斷面速度不變的情況下,斜板的節(jié)距或管徑越小,管內流速越大,表面負荷越高,因此水池的容積可以相應減小,但斜板的節(jié)距或管徑太小,加工困難,容易堵塞。目前用于給水處理的上流式沉淀池斜板間距或管徑約為50-150mm,下流式沉淀池斜板間距為35 mm。 5.出水口區(qū)域 為了保證斜板和斜管均勻出水,集水裝置的布置也很重要。集水裝置由集水支管和集水主管道組成。分支包括帶孔、三角形鋸齒堰、薄堰和穿孔管。
查看更多...
免責聲明:內容轉發(fā)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,本網(wǎng)站不擁有所有權,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果您發(fā)現(xiàn)本網(wǎng)站有涉嫌抄襲的內容,請轉至聯(lián)系我們進行舉報,并提供相關證據(jù),一經(jīng)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。
上一篇:
下一篇: